探秘“长新冠”:全面了解,守护健康未来


想必大家都知道,曾经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(COVID-19),其带来的影响并非仅仅局限于那些令人不适的急性感染症状。在这场与新冠病毒的“较量”过后,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“后续战场”,那就是“长新冠”。

简单来讲,“长新冠”指的是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后,那些讨厌的症状竟然会持续数周、数月,甚至更久的一种状态。本以为熬过了感染初期的不适,却没想到后续还要被各种症状纠缠,严重影响了咱们的生活。所以,今天就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“长新冠”,为守护咱们的健康未来做好准备吧!




“长新冠”多样症状:全方位影响患者生活与健康

具体而言,“长新冠”所呈现出的症状可谓五花八门,涵盖了多个方面,其中包括疲劳、呼吸困难、关节疼痛、胸痛、心悸、嗅觉或味觉缺失或减退、认知功能障碍、头痛、肌肉疼痛、持续性咳嗽、消化问题(如腹泻、腹痛、食欲不振等)、睡眠问题以及焦虑和抑郁等精神健康问题等多个方面。

这些症状可不是孤立存在的,它们相互交织,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,干扰日常生活和工作,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,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。



新冠病毒在各系统引发“长新冠”相关病症的机制

1.新冠病毒专门寻找人体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(ACE2)蛋白并与之结合,从而钻进细胞捣乱。在肺部,病毒引发炎症,破坏肺泡,导致肺纤维化,微血管也出现异常,使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受影响,患者出现呼吸困难。

2.在神经系统方面,若病毒感染神经细胞,会引发头痛、睡眠障碍、认知问题等。大脑结构和功能可能会发生改变。

3.心血管系统也难以幸免。新冠病毒直接攻击心肌细胞,使心肌受损、发炎,扰乱心脏正常跳动,导致胸痛、心慌。

4.免疫系统在感染后也乱了阵脚。炎症反应过度,不仅未能清理病毒,还引发血栓、肺部纤维化等严重问题。更糟糕的是,免疫系统可能会攻击自身器官组织。

此外,内分泌系统、泌尿生殖系统和风湿免疫系统也会受到影响,出现功能异常,进而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。



“长新冠”风险因素及预防关键要点

1.病毒因素

研究显示,不同病毒毒株导致“长新冠”的风险不同。例如,Delta毒株感染后出现“长新冠”综合征的比例相对较高,为10.8%;而Omicron毒株则较为温和,感染者发展成“长新冠”的概率约为4.5%。随着具有更强传染性的Omicron变异株成为主导毒株,其传播范围更广、感染者更多,出现长新冠综合征的患者可能也会相应增加。

2.临床因素

临床实践表明,“长新冠”的发生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。病情危重、需要用呼吸机以及多个器官受损的患者更容易出现“长新冠”。此外,本身患有慢性病(如慢阻肺、哮喘、心脏病、糖尿病等)、滥用药物、心情焦虑抑郁、有学习障碍、经常偏头痛的患者,以及再次感染新冠、吸烟、肥胖(BMI超过30)、初始感染症状超过五种的患者,“长新冠”的风险也会升高。

3.人口特征

多项研究发现,女性患“长新冠”综合征的风险相对较高,且更容易出现心理症状和认知障碍。年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,随着感染年龄的增加,“长新冠”综合征的风险逐渐上升,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、免疫力较弱等原因,更容易受到“长新冠”的影响。


4.多次感染

反复感染新冠病毒会使“长新冠”综合征发生的累积风险显著增加,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体中更为明显。即使接种了疫苗,多次感染仍可能导致“长新冠”的发生,因此预防再次感染至关重要。

5.疫苗接种状态

疫苗接种是预防“长新冠”的重要手段之一。研究显示,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降低“长新冠”综合征症状的发生概率,接种2剂次疫苗的患者出现“长新冠”综合征症状的风险约为未接种者的一半。

6.早期抗新冠病毒治疗

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(如奈玛特韦)进行治疗,可显著降低“长新冠”综合征相关症状的发生风险。在发病5天内接受治疗的患者,与未接受治疗的患者相比,“长新冠”的发生率明显降低。



长新冠患者指标居家监测:守护健康的重要指引

对于长新冠患者来说,居家监测各项指标意义重大,它能让我们及时把握身体状况变化,为调整治疗方案与生活方式提供依据,还能在异常出现时及时就医,防止病情恶化。

(一)居家监测的重要性

1.及时察觉身体变化

长新冠症状复杂多变,通过居家监测,可敏锐捕捉到疲劳加重、呼吸困难加剧、新疼痛出现或原有症状改变等情况,以便迅速采取对应措施。

2.助力优化治疗方案

监测所得数据,如症状表现、生命体征波动等,能为医生调整药物治疗或康复方案提供关键参考,确保治疗更贴合患者实际状况,提升疗效。

3.预防潜在并发症

长新冠易引发多种并发症。居家监测可早期发现心血管、肺部等方面的异常迹象,如血压不稳、血氧饱和度下降等,提前干预,降低并发症风险。

4.提升生活质量

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后,患者可合理安排生活。比如知晓精力充沛时段安排活动,掌握睡眠规律以改善睡眠,从而更好应对长新冠,提高生活质量。


(二)居家监测的具体做法

1.细致记录症状

每天认真记录各类症状,包括疲劳程度、呼吸困难状况、疼痛部位与程度、睡眠质量、心理状态等。可使用本子或简单量表规范记录,留意如食欲变化、夜间醒来次数等细节。

2.规律测量生命体征

定期在固定时间,如早晚,测量体温、血压、心率、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。使用相应家用电子设备准确测量,并记录结果,观察其变化趋势。

3.重点监测血氧饱和度

有呼吸困难风险的患者,需用家用血氧饱和度检测仪监测。若发现数值低于正常范围(一般成人在95%-99%),应及时就医。

4.跟踪康复进展

若在进行康复训练,记录每次运动时间、强度及体力恢复程度等。对比不同时段数据,为调整康复方案提供依据。

5.保持与医生沟通

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医生,可通过电话、在线咨询或定期复诊等方式。详细告知医生各项情况,以便获得准确指导。


通过以上详细且实用的居家监测方法,能够更好地照顾感染“长新冠”的患者,帮助他们在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,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,提高康复的可能性,提升生活质量。

总之,“长新冠”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深远,我们必须高度重视。希望大家通过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、风险因素以及掌握有效的居家监测方法,积极行动起来,为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保驾护航,共同守护健康未来。